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围绕城市环境改善和居住品质提升不断发力,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

  2023年,沈阳市于洪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2个,总建筑面积185.44万平方米,涉及422栋楼,惠及2.8万户居民,园区内预计投资78780万元,园区外背街小巷预计投资6060万元。同时,计划修缮及改建22个、新建5个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沈阳市区房产局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坚持“日汇报、周调度”的工作模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闭环管理,保障各个工作环节无缝衔接、有序进行。

  目前,计划改造的52个小区均已进场施工,已完成整体改造任务的60%。随着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旧、匮乏的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从“能住”变为“好住”,居民“不离旧宅,安享品质”的梦想正在实现,慢慢的变多的群众将迎来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

  为助力沈阳市沈河区皇城地区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工作高效推进,皇城街道纪工委切实履行监督执纪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督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注入“廉动力”。

  近日,街道纪工委书记带队,深入辖区督导检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仔细地了解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民意受理、群众参与、各部门协调等情况,强调老旧小区改造要解居民之难,改居民之盼,要通过改造完全解决居民关心关注的“老大难”的问题;要确保工程质量,注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所有项目按期完工;要充分的发挥正风肃纪监督员的“哨兵”作用,把监督检查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通过监督传导压力,确保小区改造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暖心工程。

  老旧小区服务保障一直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位于朝阳市经济文化中心的双塔区,人口集中、发展迅猛,现有234个老旧弃管小区,占全市老旧弃管小区总数的三分之一。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针对双塔区老旧弃管小区用电问题,深入开展问题调研,精准开展症结剖析,主动破解用电难题。该公司坚持“优势互补、友好协商、紧密合作、一起发展”的原则,与朝阳市双塔区委区政府、朝阳环境集团签订双塔区老旧弃管小区电力设施维护界面协议,通过一把手抓督办、促落实,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可靠,提升供电服务质效,确保老旧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有人管、管得好”。

  今年6月,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还主动对接北票市住建部门,促成了老旧小区配电运维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形成“供电与住建协同,地方财政出资,社会电力企业实施”的工作新机制,让北票市45个老旧小区的1.47余万户居民的用电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鞍山市铁东区山南街道新立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一排排居民楼已经换上了保暖、亮眼的“外衣”;楼内的排水、电路、燃气等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黝黑的柏油马路,搭配彩色道板、绿化带,老小区正焕发出新活力。

  新立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住宅56栋,总户数3875户,小区内道路30条。此次改造的主体工程包括外墙保温、外墙质感漆、屋面防水、供电改造、楼梯间改造等,配套工程涵盖小区道路、道板、围栏、管线、绿化以及口袋公园。

  乐雪社区24栋“老楼”经过改造“改”出了满满幸福感。从去年开始,实施工程单位针对外墙保温、道路、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并更换了总电箱。

  在铁东区九道街,工人正在铺设柏油马路。这条路在白鸽社区辖区内,旁边有胜利小学和白鸽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段道路交互与通行压力较大。实施工程单位利用学生暑假期间,对学校周边的两条主要道路进行拓宽,以减缓交通压力。

  8月9日,营口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站前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站前区政府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今年站前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南湖、跃进、万有、东兴4个组团,19个小区、155栋楼、7152户居民。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1个土建主体标段、3个专业标段均已进场施工,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73%。

  2023年,站前区老旧小区改造预计投资2.2亿元,总建筑面积54.8万平方米,大致上可以分为住宅楼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住宅楼改造包括屋面防水约6.2万平方米,外墙增设保温及饰面约26.9万平方米,还将更换单元门、增设无障碍坡道、改造楼梯间窗等。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涵盖铺设自来水管线万平方米,人行步道铺装约12.9万平方米,雨水排水管网约1.5万米,污水排水管网约1.1万米,绿化工程约1.2万平方米,以及围墙、健身器材、座椅、晾衣架、弱电管网等的修缮、安装和施工。

  站前区有关部门与涉及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充分对接,通过开展“小板凳话家常”“小区改造我来讲”等活动,了解群众心声,接受群众监督,让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居民满意度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