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工作开展基金会、广东省博物馆与玺泰堂联合举行的《巧法造化——玺泰堂藏漆器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继续至2025年1月5日。
本次展览精选玺泰堂保藏的113件漆器珍品,包含雕漆、嵌螺钿、填漆、金漆等多个工艺类别,会集展现中国古代漆器的精深技艺、丰厚内在和共同魅力。
展览空间在规划上充沛考量了漆器的原料特性与视觉效果,灯火映照在漆器外表,雕漆的层次感、螺钿镶嵌的光泽以及戗金彩漆的细腻纹理清晰可见。
每一件展品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在光影的交织中倾诉其背面的前史与工艺之美。来自番禺的游客李先生感叹:“光影下的纹理像是活过来相同,这种精密和厚重感是其他原料无法代替的。”
剔红山水人物故事图梅花形盒以生动的雕琢叙述古代祝寿场景,用万字纹表明天空,用波纹表明湖水,用回纹饰地上。人物神态天然,细节雕琢精美,激烈的立体感在锦地的烘托下锋芒毕露,生动详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玺泰堂堂主李胜忠便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收买保藏文物,尤其是漆器。他说到,漆器与中华文明的前史休戚相关,代表了工艺美学与天然相交融的高度。
文物捐献典礼上,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工作开展基金会理事长阮华端向玺泰堂堂主李胜忠先生颁布捐献证书,对其向广东省博物馆捐献“象牙嵌百宝喜上眉梢笔筒”等25件/套文物表明诚心的感谢。
此外,两场主题讲座《明清时期中日螺钿漆器辨别考》和《皇帝的“宝盒”:乾隆御用雕漆器在清宫》引起了观众浓厚兴趣。在讲座中,专家经过对细节的解读提醒了漆器工艺背面的文明暗码,使观众可以更深化地了解这些珍品的前史意义。
作为一次会聚艺术、前史与文明的盛宴,展览不只让漆器工艺的光辉得以重现,也让人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